今天是: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正文内容

印度槟榔VS中国槟榔,两者差别可不止一点点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5-22 10:10:37

致癌和抗癌这两大话题,绝对是称霸朋友圈的养生利器,它辐射老中青各个群体,电视上播过,小报上看过,家人朋友和你说过。虽然有时朋友圈转发的一些“致癌”言论,看上去像在夸张表达,大家却也半信半疑,“槟榔致癌不能吃”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则,这让老口子们倍感困扰:想吃又不敢吃,这可怎么办?其实,关于槟榔致癌这件事,里面还真有大学问在,现在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口腔癌,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说到口腔癌,不少人会直接把它和吃槟榔联系起来,认为它是引发口腔癌的最终boss。这也有一定的依据,因为在此前,槟榔就被IARC列入了1类致癌物。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槟榔对于癌症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代表口腔癌的产生原因就完全是因为槟榔,也不是说食用了1类致癌物(如:咸鱼、酒类等)就有问题。

 为什么?因为诱发癌症的原因实在太复杂了。迄今为止,癌症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也没有研究报告可以100%地确定癌症产生的原因。不少报道指出,年龄、遗传因素、环境、生活习惯等都是产生癌症的因素。就是说,癌症是一系列你能想到的或者你不能想到的错综复杂原因长年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因而,槟榔虽然与口腔癌的产生有所关联,但同时还有很多因素在影响,它可能涉及日常的作息、健身等等,并不是嚼槟榔就能造成的。如果我们单一的把口腔癌产生的原因全部归结为食用槟榔,可以说非常片面了。

 

槟榔食用方法多样,并不是每一种都危害健康

除了引发癌症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外,还有一点我们也不容忽视:槟榔虽然作为1类致癌物,对癌症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有条件限制的,不是任何槟榔都能致癌。

因为被IARC判定为1类致癌物的槟榔,和我们平常食用的槟榔就有所区别:它主要指的是涂上白灰包上蒌叶,分块食用的鲜槟榔果,和以槟榔芯佐以烟叶、蒌叶粉等混合嚼食的槟榔咀嚼块。而这种食用方法流行于台湾、印度、东南亚等地。石灰本身是碱性的,直接食用会对口腔造成损害,烟丝中含有的尼古丁本身也具有强致癌性,对人体有害。可想而知,这种把槟榔就着含有强致癌物亚硝胺物质的蒌叶和烟草直接食用的方式,难免会对口腔产生刺激。

 

其次,槟榔果中的主要致癌成分——槟榔碱,90%存在于槟榔芯中。印度人就吃得比较“强悍”,专挑有毒部分——槟榔芯嚼,国内则比较“保守”,偏爱温和的槟榔壳部分,这也避免了大量槟榔碱进入体内。反之,按照印度这种生嚼鲜槟榔果又专挑槟榔芯吃的习惯,每天摄入的槟榔碱就很容易超标。

因此,IARC的判定方法也就忽略了国内槟榔的加工制作方式,没有考虑到国内的不同,而是把所有地区的槟榔直接归为了一级致癌物。

国内生产的主要是与鲜槟榔果有明显区别的熟制槟榔。生产一开始,就运用蒸烤工艺等对原果进行了烘干加工处理,避免烟熏加工的有毒物质产生。经过十余道工艺加工后的槟榔,去掉了槟榔芯,也溶解掉了大部分槟榔碱,所剩槟榔碱已经不足以对人体产生危害了。而青果的纤维相对烟果以及鲜槟榔果又要更加绵软,加上蒸制工艺的处理,极大软化纤维,降低了对人口腔粘膜的伤害,因此大大减少了造成OSF(口腔癌的癌前状态)的几率……

可以说,国内在槟榔生产各个方面更加关注健康问题,与印度等地的吃法也有了很大变化,对人体的刺激大大减弱了。

 

总的来说,口腔癌的产生不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也与槟榔食用方式紧密相关。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槟榔行业的食品制作工艺已经得到提升,健康方面的保障也逐步增强。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还是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在客观、正确对待这些言论的同时,也要自己控制好食用量,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迅雷CEO陈磊:共享经济和区块链是一对共生关系
下一篇:2018上海国际水展前瞻:净水专家3M即将揭秘最前沿净水黑科技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营销服务 - 本站历程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6 浙江在线-浙江权威,资讯最全面的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